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张献忠江口兵败藏银地初步确认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 2015年12月30日 14:1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在四川眉山市彭山,一直以来就有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将上千艘船上满载的金银财宝藏于江底的传说,300多年来,也一直有各种寻宝行为。日前,经过国内权威专家鉴定,最终确定张献忠“千船沉银”不仅确有其事,还初步确定了沉银的中心区域之一。

上周,来自国内10余名权威考古、历史专家,通过现场考查位于四川眉山市彭山区的“江口沉银遗址”、对出土文物以及与历史文献比较后,基本确认四川省眉山市彭山“江口沉银遗址”就是张献忠沉银中心区域之一。成为本年度极具关注的考古发现。

清代以来的文献中多有张献忠曾战败沉银的记载。从明末清初一直到现在,官府与民间的寻宝行为从未间断,可惜都没有惊人发现。

2005年,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县江口镇引水工程建设工地上,挖出多枚银锭,出土银锭藏匿于两个半圆形组合成的圆筒空心木简内,银锭放入其中,两头用铁丝箍紧。

在发现的30余枚官银中,许多银锭的正面还刻有文字。

6

随后,在工程建设中再次发现大量有关张献忠沉银事件的文物,出水文物中包括铭刻年号的金册、刻有张献忠政权年号的西王赏功”金币、银币。

据一些研究明史的专家的推测,传说中的张献忠千船沉银,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说法,但张献忠藏银极可能分布在金江、江口、眉山、青城等四处。

据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介绍,目前,对张献忠江口沉银中心区前期考古勘探工作已经展开,具体考古立项推进还需上报国家文物局审核批准。

从传说到史实 千船沉银之谜终确认

明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张献忠,民间有多种版本奇闻流传。相传张献忠入川屠蜀、江中沉宝,掠尽金银无数,但他战败身亡后,所聚敛的巨额财宝却不知去向,也有人怀疑千船沉银的历史真实性。现在这一历史谜团终于被证实解码。

8

从1646年到2015年,360多年来,张献忠“千船沉银”的故事一直像一个待解的谜团吸引着人们一探究竟。“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流传的这首童谣,也成了人们探求张献忠千船沉银的“寻宝密语“。

张献忠,明末农民军首领之一,与李自成齐名,1644年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并登基称帝。史书和民间传说均有张献忠爱财的记载。入川后张献忠的劫掠对象由皇室官绅发展到普通百姓。

按照四川省彭山县县志记载,从顺治时期,就有寻找挖掘张献忠沉银的记载。到了乾隆59年,也曾发生在河里打鱼的渔民,捡到疑似张献忠沉银的器物,上报后引来当时的四川总督组织人员在江口打捞。

四川大学历史系教授江玉祥认为,这次确定的张献忠沉银地址,仅仅是沉银中心区域之一。

史料载张献忠宝船千艘,就目前所发现说明,已经被初步确定下来的江口沉银只是一部分,那么其他金银财宝又在哪里呢?这需要考古进一步发现才能给出答案。

7

盗掘频现 沉银遗址亟待围堰发掘

从1646年到2015年,在这近370年里,“寻宝”甚至盗掘的人从未间断。

据悉,十年前,四川彭山区江口埋有张献忠财宝的消息不胫而走后,不少不法分子开始乱挖乱采,盗掘、文物情况十分严重。2013年以来,有些渔船凌晨以后在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保护区内挖掘文物。开展抢救性发掘迫在眉睫。

彭山区文管所资料显示,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位于彭山区江口镇锦江和岷江交汇处的河道内,深埋于河沙之下,整体遗址保护区面积约100万平方米。保护难度极大。

目前,张献忠“江口沉银遗址”被眉山市政府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对近年已发生的多次盗掘,文物专家表示,在确定江口沉银遗址的位置,应该进一步加强保护和管理,严禁采砂,打击盗掘。

据了解,由于缺乏充分的史料,目前全国常见的通史著作中几乎没有关于张自忠“江口之战”的历史记载。文物保护专家,呼吁上级文物部门尽快立项,组织人力、筹集经费进行水下考古发掘。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