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
今天(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近年来云南高黎贡山连续发现包括怒江金丝猴在内的新物种。在这片被誉为“世界生物基因宝库”区域,还有哪些鲜为人知的珍稀动物呢?
今年4月下旬,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分局和西南林业大学的监测人员在海拔近4000米的高黎贡山上,首次观测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梢虹雉求偶的行为。
研究人员介绍,白尾梢虹雉生活在海拔3500米至4000米的高寒森林和林缘灌丛与草地中,是一种极其罕见的珍稀鸟类,全国现存不超过2000只。今年以来工作人员经过跟踪记录还惊喜地发现生活在泸水县的白尾梢虹雉种群数量有所增加。
同样在今年4月,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两栖动物科学新种,通过结合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比对分析,确定它是一种未被命名的科学新种,并以其模式产地“腾冲”为其命名——腾冲掌突蟾。
此外,从2014年11月至今,研究人员还在辖区内三次拍摄到云猫活动的影像,这也是30余年后,再次在云南发现云猫生存的证据。
白马雪山滇金丝猴连续两年产仔
除了高黎贡山,白马雪山也是云南境内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之一,而生活在这里的滇金丝猴,则是另一种被公认为“国宝”的珍稀动物。今年5月,研究人员首次观测到这里的一只雌性滇金丝猴连续两年生小猴。
滇金丝猴家庭是“大个子”一家,它们生活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谷箐片区。怀抱着小猴的母猴在今年5月5日刚刚当了妈妈,这是它连续第二年生小猴,而这样的现象,在保护区工作人员二十多年的工作中还是首次观察到。
为了给刚当妈妈的雌猴补身子,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也为它准备了特别的营养餐。工作人员对母猴进行鸡蛋投食,还有花生等加餐。
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维西分局局长钟泰介绍,包括这只刚刚出生的婴猴在内,从今年年初到现在,生活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响谷箐片区的猴群一共有12只婴猴出生,猴群总数达到57只,这是从2009年保护区工作人员开始跟踪监测这个猴群以来,出生婴猴最多的一年。作为滇西北、藏东南地区的旗舰物种,滇金丝猴的数量已经从二十年前的1400多只,增加到了现在的2000只以上。
罕见视频展现绿孔雀开屏之美
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不但对生态系统有着重要意义,一些特别的动物还兼具社会文化价值,比如我们常见的孔雀。事实上,我们经常在动物园里能看到的孔雀绝大部分都是蓝孔雀,这其实是一个外来物种,而在中国境内原生的则是另一种孔雀——绿孔雀。近期,研究人员就拍摄到了一段极其罕见的绿孔雀在野外开屏的视频。
一段由云南楚雄州林业部门和科研机构共同安装在野外的红外相机拍摄到的影像显示,画面左侧是一只雄性绿孔雀张开了它的尾羽,正在向身前的一只雌性绿孔雀炫耀自己的美丽。然而,这只雌性孔雀看上去对旁边的“帅哥”并没有多大兴趣,依然在专心的觅食。
研究人员介绍,绿孔雀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上世纪90年代专家们曾对它进行过全面调查,当时的结论是绿孔雀在云南南部、西南部海拔2000米以下的区域有所分布,数量在800至1100只左右。但此后对绿孔雀的研究进入了停滞阶段,科研人员也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再也没有见到绿孔雀依然生存的证据。直到最近,才通过红外相机拍摄到绿孔雀活动的影像。
专家研究发现,目前在云南楚雄、普洱等地,依然有绿孔雀活动的踪迹,但其数量已有所下降。这样严峻的保护形势,除了栖息地被破坏等原因外,与社会各界对绿孔雀认识不足也有所关联。因为蓝孔雀比较常见,这让人们忽视了保护中国唯一的原生孔雀绿孔雀的重要性。而绿孔雀除了其珍稀程度外,也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象征,不但象征着爱情、美丽,其形象也进入了《孔雀东南飞》这样脍炙人口的古典文学作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