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点击或扫描下载

国内国际经济军事历史娱乐视频图片评论

【领航科技 创新中国】李兰娟:独创人工肝技术 抗击重型肝炎

央视新闻客户端 央视新闻 2015年05月23日 19:39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原标题:

  重型肝炎一直是传染病治疗领域的一道难题,一旦爆发病情在短期内就会迅速发展并危及生命。其死亡率曾一度高达近百分之八十。依靠独创的人工肝技术,李兰娟院士一次次地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使重型肝炎病死率大幅降低。

  李兰娟,68岁,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我国人工肝技术的开拓者。创建独特有效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获重大突破,建立了世界上首个肝病倡导菌群基因集。

  在浙江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院士门诊,廖先生正在复查。几年前,他急性肝衰竭发作,其它接诊的医院向他的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教授 李兰娟:我们立即地进行人工肝给他抢救。不用人工肝没有任何治疗,这种情况已经毫无办法了。

  “人工肝”,就是一整套可以替代人体肝脏功能的体外机械装置。医生用“人工肝”,将病人的血细胞进行分离过滤,把体内毒素及时滤除,并补充有益物质,人体的肝脏功能就能慢慢恢复。

  通过8个多小时的抢救,廖先生脱离了生命危险。每次从死神手里夺回一条生命,都会让李兰娟想起她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次经历,那是她刚当医生的时候,同样是一个年轻的病患陷入肝昏迷,但她和同事们却束手无策。

  面对一个个年轻生命的逝去,李兰娟决心探索新的治疗方法。1986年,李兰娟用申请到的3000元青年科研基金带领课题组展开了人工肝治疗研究,探索体外装置代替病人肝系统工作的各种方案。二十多年来,李氏人工肝系统使我国急性、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由88.1%降至21.1%,慢性重型肝炎的病死率由84.6%降至56.6%。

  2013年,李兰娟向全球首次揭示H7N9禽流感的临床特征和发病规律,成功研制了我国首个H7N9病毒疫苗株。2014年,她的研究团队揭示了肠道菌群与肝硬化的秘密,建立了世界上首个肝病肠道菌群基因集,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自然》杂志。不过,李兰娟说,成果再多不如救人一命,这才是从医者最大的责任。

  中国工程院院士 浙大一院感染病科教授 李兰娟:怎么样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让他重新恢复生命和活力,这是我作为医生来讲,针对死亡的最重要的,对每一个有病的人,要尽最大努力,抢救到最后一刻,尽到我们的责任。

  • 新闻
  • 军事
  • 财经农业
  • 社会法治
  • 生活健康
扫一扫
扫一扫,用手机继续阅读!
央视网新闻移动端
央视新闻客户端iPhone
央视新闻移动看!
CBox移动客户端
下载到桌面,观看更方便!




新闻图集更多

860010-1102010100
1 1 1